喜报:《安全与环境工程》627篇论文入选《学术精要数据库》
近日,中国知网(CNKI)《学术精要数据库》发布。该数据库收录了2011-2022年各学科排名前10%的高影响力论文,并遴选出2011年以来各学科排名前1%的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和高PCSI论文。
《安全与环境工程》共有627篇论文被收入该数据库,其中高被引论文60篇,高下载论文53篇,高PCSI论文39篇,共计101篇。
编辑部向各位入选《学术精要数据库》的作者表示热烈祝贺!作者可进入该数据库(https://xsjy.cnki.net/)自行查看和导出单篇论文评价报告,下载相关收录证书(如下图)。本刊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和高PCSI论文名单见文末表格。
《安全与环境工程》编辑部
2022年11月3日
表1 《安全与环境工程》高被引论文
作者 |
标题 |
刊期 |
刘国愈,雷玲 |
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与安全思想因素分析 |
2013(1) |
彭斯俊,沈加超,朱雪,等 |
基于ARIMA模型的PM_(2.5)预测 |
2014(6) |
曾笑雨,刘苏,张奇,等 |
基于事故统计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研究 |
2012(1) |
袁宁,杨立兵 |
基于粗糙集-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及应用 |
2012(1) |
张静,徐进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氛围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关系探讨 |
2013(3) |
邓军,李贝,张兴华,等 |
LEC法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运用 |
2014(1) |
王志强,张樵民,王国强,等 |
基于FTA-SPA-灰色聚类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测评 |
2018(2) |
张仕廉,聂李琴 |
基于DEMATEL方法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2017(1) |
汪磊,孙瑞山 |
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状态实时监测方法的实现 |
2013(4) |
廖婵娟,赵淑琪,刘燊,等 |
2010—2015年我国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统计分析与对策 |
2017(5) |
魏丹 |
基于故障树和层次分析法的地铁施工风险评价——以隧道竖井基坑围护结构失稳为例 |
2018(1) |
王玉华,陈传帅,孟娟,等 |
含油污泥处置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现状 |
2018(3) |
高建伟,余宏明,李科,等 |
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 |
2014(4) |
贾倩,刘彬彬,於方,等 |
我国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统计分析与对策建议 |
2015(2) |
靳秋思,宋国华,叶蒙蒙,等 |
车辆通过交叉口的生态驾驶轨迹优化研究 |
2015(3) |
陈舒馨,郭耸,陈学兵,等 |
基于层次分析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建筑施工风险评价 |
2018(5) |
丁闪闪,刘小勇,王遥,等 |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桥梁施工阶段风险估计 |
2013(6) |
马庆春,张博 |
基于ALOHA的城市燃气管道泄漏火灾爆炸影响区域的数值模拟 |
2016(2) |
李波,吴立,左清军,等 |
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及其循环进尺参数的优化研究 |
2014(4) |
杨斯玲,黄和平,刘伟,等 |
基于结构熵权和修正证据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
2019(6) |
李博远,胡丽琴,陈珊琦,等 |
基于故障树和层次分析的可靠性分配方法 |
2015(1) |
杜晓燕,程五一,吴建华,等 |
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规律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
2017(5) |
张骁,张雪辉,白云,等 |
基于贝叶斯网络-风险矩阵法的地下工程风险管理 ——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开发工程中的动态风险管理 |
2017(6) |
黄林玉,陈倩,黄成,等 |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
2018(3) |
陈川,陈冬林,何李凯,等 |
基于BPNN-EMD-LSTM组合模型的城市短期燃气负荷预测 |
2019(1) |
闫帅平,张杰 |
基于ICUOWGA-RBF神经网络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 |
2019(3) |
叶贵,杨丽娟,汪红霞,等 |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模型研究 |
2019(2) |
沈坤 |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预测与管理对策 |
2017(5) |
张圆,邓院昌,林庆丰,等 |
不同性别驾驶员小轿车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9(3) |
梁文娟,李雪艳 |
基于ARIMA、LS-SVM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航空运输飞行事故征候预测 |
2018(1) |
王新颖,宋兴帅,杨泰旺,等 |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在管道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2018(1) |
宫运华,徐越 |
基于动态故障树的化工系统动态风险评价 |
2015(2) |
史晨军,邓院昌,林庆丰,等 |
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
2018(6) |
赵淼峰,黄德林 |
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的建构研究 |
2019(1) |
涂圣文,郑克梅,张尧,等 |
基于改进CRITIC法与云模型相结合的 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
2019(3) |
薛宇敬阳,傅贵 |
通用航空飞行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作用路径的统计分析 |
2018(2) |
刘月,王宁涛,周超,等 |
基于ROC曲线与确定性系数法集成模型的三峡库区奉节县滑坡易发性评价 |
2020(4) |
牛毅,李振明,樊运晓,等 |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速公路货车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关联分析研究 |
2020(4) |
汪亚龙,黎昌海,张佳庆,等 |
油浸式变压器火灾事故的特点与灭火对策研究 |
2019(6) |
杨姝,李俊龙 |
基于DEMATEL-ISM法的民航飞行员综合安全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
2018(4) |
丁厚成,朱庆松,郭双林,等 |
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烟气流动特性对人员疏散影响的数值模拟 |
2019(2) |
邹馨捷,萨木哈尔·波拉提,郝明,等 |
基于Pyrosim和Pathfinder的高校学生宿舍火灾人员疏散安全性模拟分析 |
2020(4) |
侯博,陈思铭,江波,等 |
活性炭吸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2021(1) |
陈艳,吕云翔,柴访,等 |
动态激励视角下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演化博弈分析 |
2020(1) |
张葭伊,吕淑然,张宇栋,等 |
基于WSR-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古建筑火灾风险等级评价 |
2020(2) |
王伟,吕山可,张雨果,等 |
基于BIM与机器视觉技术结合的建筑施工危险区域入侵预警研究 |
2020(2) |
宋英华,尹思杨,杜丽敬,等 |
基于加权遗传算法的双目标应急物资配送车辆路径优化决策模型 |
2020(3) |
邬斌杰,徐光黎,刘维,等 |
三峡库区巴东组红层泥岩崩解和强度弱化特性研究 |
2020(2) |
刘纪达,安实,麦强,等 |
消防救援机构与社会单位在消防监管中的演化博弈分析 |
2020(5) |
涂圣文,赵振华,邓梦雪,等 |
基于组合赋权-后悔理论的城市综合管廊运维总体风险评估 |
2020(6) |
张震,朱权洁,李青松,等 |
基于Keras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矿井瓦斯浓度预测研究 |
2021(1) |
吴蕾,彭永臻,李凌云,等 |
污水处理厂PPCPs的污染现状与去除技术 |
2021(1) |
贺振昭,杨新,叶超,等 |
地铁深基坑内支撑结构优化分析 |
2021(1) |
王永祥,吴滔,李亮,等 |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
2021(1) |
陈大川,彭文开 |
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化工园区建筑物结构抗爆安全性能风险评估 |
2021(6) |
陈丽,周宏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岩溶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2021(6) |
罗聪,綦春明,卜波,等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筑施工安全系统脆弱性仿真分析 |
2021(1) |
纪俊红,昌润琪,温廷新,等 |
基于GSK-AdaBoost-LightGBM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预测研究 |
2021(1) |
李立,邓雨桐,牟玲玲,等 |
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危险品运输路径优化研究 |
2021(1) |
袁威,梁栋,褚燕燕,等 |
环境风对高层建筑楼梯井内火灾烟气运动特性的影响 |
2022(1) |
表2 《安全与环境工程》高下载论文
作者 |
标题 |
刊期 |
刘国愈,雷玲 |
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与安全思想因素分析 |
2013(1) |
曾笑雨,刘苏,张奇,等 |
基于事故统计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研究 |
2012(1) |
邓军,李贝,张兴华,等 |
LEC法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运用 |
2014(1) |
龚星,陈植华,孙璐,等 |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讨 |
2013(2) |
王志强,张樵民,王国强,等 |
基于FTA-SPA-灰色聚类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测评 |
2018(2) |
廖婵娟,赵淑琪,刘燊,等 |
2010—2015年我国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统计分析与对策 |
2017(5) |
桂蕾,殷坤龙,翟月,等 |
基于FLAC~(3D)模拟和强度折减法的滑坡稳定性计算 |
2011(6) |
贾倩,刘彬彬,於方,等 |
我国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统计分析与对策建议 |
2015(2) |
黄毅宇,李响 |
基于情景分析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方法初探 |
2011(2) |
陈舒馨,郭耸,陈学兵,等 |
基于层次分析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建筑施工风险评价 |
2018(5) |
杨斯玲,黄和平,刘伟,等 |
基于结构熵权和修正证据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
2019(6) |
杜晓燕,程五一,吴建华,等 |
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规律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
2017(5) |
杨波,徐姣,倪晓阳,等 |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事故树分析 |
2011(3) |
徐文强,刘芳,董龙洋,等 |
基于FDS的地下停车场火灾数值模拟分析 |
2012(1) |
沈坤 |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预测与管理对策 |
2017(5) |
叶贵,杨丽娟,汪红霞,等 |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模型研究 |
2019(2) |
张圆,邓院昌,林庆丰,等 |
不同性别驾驶员小轿车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9(3) |
叶贵,付媛,王玉合,等 |
行为视角下基于CiteSpace的建筑安全研究综述 |
2019(4) |
王新颖,宋兴帅,杨泰旺,等 |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在管道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2018(1) |
史晨军,邓院昌,林庆丰,等 |
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
2018(6) |
牛毅,李振明,樊运晓,等 |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速公路货车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关联分析研究 |
2020(4) |
罗通元,段礼祥,王金江,等 |
基于突变理论的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分析与安全评价 |
2016(4) |
李文华,马晓雪,陈海泉,等 |
基于事故统计分析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研究 |
2013(1) |
丁厚成,朱庆松,郭双林,等 |
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烟气流动特性对人员疏散影响的数值模拟 |
2019(2) |
姜伟军,李蔚然 |
大学生电信网络安全状况调查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以15所高校大学生为例 |
2016(6) |
邹馨捷,萨木哈尔·波拉提,郝明,等 |
基于Pyrosim和Pathfinder的高校学生宿舍火灾人员疏散安全性模拟分析 |
2020(4) |
姚明亮,祁神军,张云波,等 |
管理和人因的安全干预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 |
2019(4) |
储梦然,李世祥 |
我国雾霾治理的路径选择 |
2015(3) |
杨飞龙,张嘉琪,王敏,等 |
基于RFID技术的危险化学品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
2015(3) |
杨艳丽,任伟,李新,等 |
校园踩踏事件事故树分析 |
2012(2) |
陈艳,吕云翔,柴访,等 |
动态激励视角下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演化博弈分析 |
2020(1) |
史运涛,朱翔,丁辉,等 |
基于层次分析-贝叶斯网络的社区配电网风险动态综合评估方法 |
2020(1) |
张芙颖,顾鑫炳,彭毅,等 |
中国灾害风险认知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
2019(2) |
林庆丰,邓院昌,胡继华,等 |
机非交通事故中驾驶员过错和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019(5) |
黄德林,李明起,李千惠,等 |
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战略 |
2019(6) |
张素培,庄越 |
基于事件系统理论的事故组织行为分析 |
2017(4) |
阳富强,邱东阳 |
基于相似安全系统学的高校实验室爆炸事故分析及防控 |
2020(2) |
伍娜,聂磊 |
工作压力对现场施工人员安全行为的影响:心理韧性调节的作用 |
2020(6) |
龚鹏飞 |
恶劣天气条件下城市道路交通应急处置 |
2014(1) |
萨木哈尔·波拉提,邹馨捷,郝明,等 |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人员疏散模型探讨 |
2020(5) |
高佳南,吴奉亮,李文福,等 |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优化组合权重模型在矿井环境舒适度评价中的应用 |
2020(5) |
罗聪,綦春明,卜波,等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筑施工安全系统脆弱性仿真分析 |
2021(1) |
杨淞月,翁茂芝,田华,等 |
湖北省鹤峰县城区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
2021(1) |
陈大川,彭文开 |
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化工园区建筑物结构抗爆安全性能风险评估 |
2021(6) |
陈丽,周宏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岩溶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2021(6) |
管文竹,黄娟,刘家良,等 |
纳米材料及其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环境效应 |
2016(6) |
张建荣,张伟,薛楠楠,等 |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预测及致因分析 |
2021(5) |
倪国栋,李怀坤,曹明旭,等 |
新生代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诱发因素与干预对策研究 |
2022(1) |
叶子阳,陈沿伊,张培林,等 |
基于数据驱动贝叶斯网络的内河船舶交通事故分析 |
2022(1) |
彭艺伟,董琦,田冲,等 |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地质灾害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
2021(6) |
邓娇娇,陈晨,刘洋,等 |
建筑工人安全/不安全行为研究的回溯与展望:基于知识图谱分析 |
2021(5) |
李潇,张毅,汪涛,等 |
基于粒子群优化层次分析法的LNG槽车风险评价 |
2022(2) |
罗元政,叶志诚,王慧,等 |
纳米纤维素/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2022(2) |
表3 《安全与环境工程》高PCSI论文
作者 |
标题 |
刊期 |
刘国愈,雷玲 |
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与安全思想因素分析 |
2013(1) |
曾笑雨,刘苏,张奇,等 |
基于事故统计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研究 |
2012(1) |
张静,徐进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氛围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关系探讨 |
2013(3) |
王志强,张樵民,王国强,等 |
基于FTA-SPA-灰色聚类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测评 |
2018(2) |
张仕廉,聂李琴 |
基于DEMATEL方法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2017(1) |
廖婵娟,赵淑琪,刘燊,等 |
2010—2015年我国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统计分析与对策 |
2017(5) |
魏丹 |
基于故障树和层次分析法的地铁施工风险评价——以隧道竖井基坑围护结构失稳为例 |
2018(1) |
贾倩,刘彬彬,於方,等 |
我国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统计分析与对策建议 |
2015(2) |
陈舒馨,郭耸,陈学兵,等 |
基于层次分析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建筑施工风险评价 |
2018(5) |
马庆春,张博 |
基于ALOHA的城市燃气管道泄漏火灾爆炸影响区域的数值模拟 |
2016(2) |
李波,吴立,左清军,等 |
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及其循环进尺参数的优化研究 |
2014(4) |
杨斯玲,黄和平,刘伟,等 |
基于结构熵权和修正证据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
2019(6) |
黄林玉,陈倩,黄成,等 |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
2018(3) |
陈川,陈冬林,何李凯,等 |
基于BPNN-EMD-LSTM组合模型的城市短期燃气负荷预测 |
2019(1) |
叶贵,杨丽娟,汪红霞,等 |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模型研究 |
2019(2) |
张圆,邓院昌,林庆丰,等 |
不同性别驾驶员小轿车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9(3) |
梁文娟,李雪艳 |
基于ARIMA、LS-SVM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航空运输飞行事故征候预测 |
2018(1) |
宫运华,徐越 |
基于动态故障树的化工系统动态风险评价 |
2015(2) |
史晨军,邓院昌,林庆丰,等 |
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
2018(6) |
刘月,王宁涛,周超,等 |
基于ROC曲线与确定性系数法集成模型的三峡库区奉节县滑坡易发性评价 |
2020(4) |
牛毅,李振明,樊运晓,等 |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速公路货车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关联分析研究 |
2020(4) |
齐扬,周伟强,陈静,等 |
激光清洗云冈石窟文物表面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
2015(2) |
邢志祥,张莹,钱辉,等 |
地铁车站火灾和人员疏散仿真模拟技术发展的新思路 |
2018(3) |
汪亚龙,黎昌海,张佳庆,等 |
油浸式变压器火灾事故的特点与灭火对策研究 |
2019(6) |
丁厚成,朱庆松,郭双林,等 |
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烟气流动特性对人员疏散影响的数值模拟 |
2019(2) |
陈艳,吕云翔,柴访,等 |
动态激励视角下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演化博弈分析 |
2020(1) |
张葭伊,吕淑然,张宇栋,等 |
基于WSR-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古建筑火灾风险等级评价 |
2020(2) |
陈少才 |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 |
2014(4) |
余磊,李波 |
基于熵权的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价 |
2017(1) |
邬斌杰,徐光黎,刘维,等 |
三峡库区巴东组红层泥岩崩解和强度弱化特性研究 |
2020(2) |
涂圣文,赵振华,邓梦雪,等 |
基于组合赋权-后悔理论的城市综合管廊运维总体风险评估 |
2020(6) |
易玉枚,董子文,易灿南,等 |
专业认证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
2020(3) |
阳富强,邱东阳 |
基于相似安全系统学的高校实验室爆炸事故分析及防控 |
2020(2) |
黄萍,程希伦 |
基于STAMP模型的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探讨 |
2019(2) |
张震,朱权洁,李青松,等 |
基于Keras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矿井瓦斯浓度预测研究 |
2021(1) |
纪俊红,昌润琪,温廷新,等 |
基于GSK-AdaBoost-LightGBM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预测研究 |
2021(1) |
张靖雯,马晓雪,刘阳,等 |
基于FRAM-FAHP法的船舶碰撞事故致因分析 |
2021(1) |
张哲斐,冯晓腊,蔡兵华,等 |
深基坑多层承压含水层中混合井降水技术优化研究 |
2021(1) |
阮毅,柳光磊,刘志芳,等 |
酸性环境对红层泥岩公路路基填料崩解特性的影响研究 |
2021(5) |